資源保育
Q5: 如何改變食肉習慣以減低碳排放?
氣候變化令很多資源,包括牲畜和海鮮,是否可以持續供應蒙受重大的壓力;未來數十年,這些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數量必然出現巨大的轉變。然而在目前消費層面,不同種類的肉類有著參差不同的碳足迹,過度捕魚日益嚴重等問題,卻很少受人關注。香港面對的挑戰就是一方面為肉類和海鮮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一方面維持我們的生活質素。
2 2
|
1
2
「滅種事實」標籤
有些人在買東西之前都會看一下營養標籤。不過未來他們可能要再看一個新的標籤了。這個新標籤是由美國的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發明的。「滅種事實」標籤 (Extinction Facts Labels) 顯示了一份肉類食品對環境的影響。目前標籤只顯示三樣美國人常吃食品在環境方面的影響。美國人最常食嘅三樣食物就是雞胸、煙肉和漢堡包。標籤所顯示的資料有溫室氣體、用水量和肥料等。提倡消費者購買食物前,也有考慮一下它對環境的影響。

參考資料:
http://www.treehugger.com/green-food/extinction-facts-labels-illustrate-high-cost-meat-consumption-serving.html
http://www.biologicaldiversity.org/news/press_releases/2016/extinction-facts-05-17-2016.html
1
0
人工智能系統 研發純素仿食品
近年來,雖然不少人意識到畜牧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碳排放增加,減少進食肉類;但除了肉類外,不少動物製品如芝士、牛奶及蛋等動物製食品仍未有替代品,令不少欲投入素食的人士望而卻步。

有見及此,智利有科學家研發出一套人工智能系統,能複製一般動物製品的味道、質感及氣味,再根據所得結果,研製出以一樣樣純素的替代食品,好像芝士是由幾種磨菇及果仁而製成,其營養價值與一般乳製品相近。他們更邀請了人們進行試食盲測,發現由植物製的食品,味道也相當不錯。

這些產品將於下個月開始在智利各大超市售賣,未來亦會在系統中,加上資源使用及能源效益等考慮因素,希望研製出更多在地生產的產品,一方面希望給人們多一個消費的選擇,同時亦降低生產動物食品對環境帶來的影響。

資料來源:
The Not Company: http://www.thenotcompany.com/
http://goo.gl/zyxALG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