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報道返回
明報:萬人共識?”促導“決定
2015-07-19

【星期日Workshop.通識導賞】

文:陳嘉文

原文連結,請按

月初,一個環保團體發起近二百人的討論會,收穫是討論會最後沒有變成座談會或諮詢會,二百人的想法都有機會被討論,用上的,是外國已發展成熟的「促導」討論方法(facilitation)。

二百人的討論會,要人人都有機會發表意見,雖然困難但還可以想像,不過,關於更大的社會議題,牽涉的人成千上萬,facilitation真可以促成共識嗎?「三年前,新加坡政府才發起了一場歷時四個月的民間對話,請巿民一同描繪對國家的願景,然後寫進《施政報告》。」去年,聯合國也通過促導,協助菲律賓政府舉辦大型專家討論會,討論風災後的重建和復興計劃。這樣大型的討論會,香港其實也嘗試過,去年夏天,佔中三子就發起了三次商討,牽涉的人數上萬,他們當時邀來也調解員和促導員(facilitator)協調討論。

設計討論流程 抹平不利差異

有十年facilitation經驗、現為國際促導師協會香港分會的主席王荔茵Lilian說,facilitator的角色,是協調討論的過程,對於討論的內容並沒有取向。一般來說,大型facilitation的形式,是把參與者分成小組,facilitator會事先為議題設計討論流程,循序漸進讓參與者討論核心問題,確保每個人都有提出意見的機會,「當個人去到組裏時,有時因為性格、背景不同,有些人一向做開大佬,就不停講講講,有些人在陌生環境會怯、內斂,但有了流程,就可以將個人之間的差異減低,人人都可以參與討論,facilitation就是希望在設計上可以抹平一些不利參與討論的差異」。

就以月初的討論會為例,環團「低碳創聚」(COIL)舉辦的初衷,是認為全球暖化的問題,不止是環保分子的事,而是人人有份,可是,社會對此討論雖多,但真正討論出結論然後實踐的少之又少,這次討論會,就是希望專家巿民同桌討論,提出可行方法,一同實踐。「分成數十個小組後,每個小組都做了一些熱身的環節、讓參與者都開始動腦筋。然後,facilitator用『焦點討論法』開始引導討論——首先,由客觀事實談起,例如平日見過什麼創新的環保方法?有些人答齋鮑魚、green monday;然後,問一些關於體驗的問題,把議題拉到個人,如作為參與者,覺得green monday怎樣?第三,請他們談談自己的理解、看法;最後,有什麼環保新點子可以應付全球暖化的挑戰?」除了討論的過程有引導,facilitator也設計討論方法,如首先請參與者每人都寫下自己的答案,然後拿出來在小組討論,討論過後,facilitator會邀請小組選出八個最好的點子,逐個拿到大組讓所有人篩選,篩選過程中,就自然會掀起討論。

人人的聲音都被聽見

討論過後,COIL收集到人人有份歸納、收窄範圍的意見,就開始協助實踐這些點子。「重要的,是人人的聲音都有機會被聽見。」COIL項目經理鄭依依說,香港社會其實也需要facilitation的幫助。「現在人們都開始不滿代議政治,尤其比例代表制和功能組別根本無法代表我們,人們不滿自己的聲音無處可表達。Facilitation,其實是一種方法,可以實踐出直接民主。」

在外國,facilitation的應用相對普遍,但這在香港才剛起步,國際促導師協會去年才在香港成立分會。Lilian說,facilitation要在香港發展,有兩大困難。一是即使決策者嘗試用facilitation讓巿民討論政策,「他們是否真有這種胸襟和冒險精神,去聽人們的聲音?」第二,是時間問題。「COIL那場討論會已算很好,有一個下午的討論時間,在外國,談這些議題的話,是用連續五天去討論的。香港現在最多人用facilitation,是公司想做策略討論、培訓,但他們往往是要求一小時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