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返回
「賽馬會低碳創聚」參與全球環保界盛事 香港「Climathon 2018」應對四大氣候挑戰
2018-11-05

全球環保界盛事——「Climathon 2018」日前圓滿結束,香港與超過一百個城市的參加者,同步進行連續24小時的氣候馬拉松,為氣候議題動腦筋。Climathon (氣候馬拉松) 由歐洲氣候創新團體Climate-KIC發起,鼓勵全球多個主要城市同時舉行集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參加者分組討論當地城市面對的氣候議題,並設計解決方案。Climathon自首屆在2015年舉行,參與人數節節上升。今年共有113個城市參加,包括英國倫敦、瑞士蘇黎世、韓國斧山等。

關注氣候變化的本地獨立非政府組織低碳想創坊旗下的「賽馬會低碳創聚」,連續第二年主辦香港區的Climathon,邀請全體市民一同為本港的四大氣候挑戰 --- 可再生能源 、資源管理 、消費者行為 及氣候調適出謀獻策,設計創新方案。


「Climathon 2018香港︰創出香港零碳未來」的合辦機構為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開幕典禮於10月26日晚上7時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行。低碳想創坊聯合創辦人及顧問黎廣德工程師、香港中文大學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聯合創辦人劉雅章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梁榮武教授及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副館長林滙哲先生主持啟動禮,將四個展示部份圖像的iPad合拼,組成一幅完整圖像,展示活動訊息:「Create a Zero Carbon Future for Hong Kong」。黎廣德工程師隨後向大家詳細講解今年選定的四個氣候議題,並強調控制全球氣溫升幅不超過1.5度的重要性。


接下來,30位參加者組成團隊,徹夜進行討論,準備在第二天下午向與會人士及大會評審分享他們的氣候解決方案。除了分組討論之外,大會亦安排了不同環節予參加者,包括參觀香港中文大學校園的綠色設施和生態環境、與同是Climathon參與城市的達卡(孟加拉) 和愛麗斯泉 (澳洲) 進行視像討論、與接受電台訪問的低碳想創坊聯合創辦人及顧問莊陳有先生隔空對話等。經過十多小時的討論後,五隊參加隊伍回到演講廳,與大家分享討論成果。最後,經評審商議,大會選出Fun Fund隊為大獎得主,他們建議的項目取名「Green Label Alliance」,目標是建立低碳食品標籤認證,並設計一個計算所購食品碳足跡的手機程式,提醒消費者改變習慣,多買低碳食品。二獎則由EVMT隊獲得,他們計劃引進壓電(Piezoelectricity)發電地板 (踏上地板即可產生電能) ,希望推廣至人流較高的地方,例如地鐵及商場。兩隊分別獲得四千元及二千元奬金,作為發展項目之用。他們的方案亦會提交予Climate-KIC,供其他城市參考。

 

「Climathon 2018香港」閉幕暨頒獎典禮於10月 27日下午4時舉行,評審兼頒獎嘉賓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高級經理(體育及環保) 鄧詠茵女士,以及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館長、香港中文大學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處長楊詩詩女士,分別頒發大奬及二奬予兩隊得獎隊伍。低碳想創坊聯合創辦人及顧問莊陳有先生在致辭時表示,每隊的意念都很好,勉勵大家無論獲奬與否,也要繼續研究減碳方案,追求減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