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返回
垃圾去哪兒? —— 參觀新界東南堆填區
2018-07-06

目前全港共有三個策略性堆填區,分別是新界西堆填區、新界東南堆填區及新界東北堆填區,是我們棄置廢物的主要地點。究竟堆填區怎樣運作? 如何處理大批垃圾? 怎樣處理滲濾液和堆填氣體? 三個堆填區快將爆滿,又有什麼解決方法?

我們與香港城市大學舊生會於6月9日舉辦了「垃圾去哪兒?」活動,參觀位於將軍澳的新界東南堆填區,並邀請了前環境保護署環境保護主任趙繼馨女士(Christine)與大家分享。

當日活動先由中心職員講解堆填區的運作,新界東南堆填區面積達100公頃,容量達4,300萬立方米。該堆填區自2016年1月6日起只接收建築廢物,每日接收約2,500公噸廢物。


滲濾液是經固體廢物滲濾出來的液體,是堆填區要處理的一大問題。這些液體主要源自廢物本身的水分,亦有來自雨水及地下水等外界的水分。原來在2016年前收集到的有機廢物仍在分解中,繼續排出滲漏液。堆填區使用一個防滲透墊層收集系統收集滲濾液,由不同物料組成的多層過濾層將污水過濾,墊層底部污水管則將滲濾液引入收集缸,以確保未經處理的排放物不會流出堆填區外。新界東南堆填區的臨時污水儲存池很大,約等同40個標準泳池。另一須處理的問題是,廢物在降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堆填氣體,當中包括可危害健康及環境的甲烷。堆填區裝有抽氣設施,回收堆填氣體加以應用或作適當處理。

講解結束後,職員帶大家參觀垃圾傾卸區。隨著巴士前行,參加者沿途得以看到剛才提及的設施。垃圾的氣味不如想像中大,除了因為此堆填區不再接收有機廢物外,亦因為堆填區有措施辟除異味,包括異味中和器; 亦會在垃圾上蓋泥,除了防味,也可防水。在大家參觀垃圾傾卸區時,職員突然指向山上某個位置,告訴大家若垃圾堆到那個高度,堆填區便會爆滿,令大家嚇了一跳。大家這才親身感受到「堆填區快滿了」是什麼意思!

職員講解了堆填區的運作,但更重要的問題是怎樣處理堆填區快將爆滿的問題。除了建設焚化爐,還有什麼方法? 參觀過後來到討論部份,在香港城市大學課室舉行, Christine從大家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導大家討論快速時裝、樽裝飲料、禮盒和手機用品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再分享我們衣食住行的碳排放數據,講解消費主義如何導致全球暖化及其對香港的影響。討論也觸及氣候公義問題(我們消費,貧窮國家受苦)。Christine提醒大家我們的消費模式對環境的影響,並提供貼士教導大家減少碳排放,希望大家從日常生活著手,為減廢減排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