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低碳創聚」推動創新低碳提案
「租住人士低碳生活套裝」獲奬七萬元起動金
今年春分時節,香港的木棉樹又再出現「花葉並存」的不正常現象,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再次提醒大家「氣候已變,我們必須好自為之」。氣候變化危機近在眼前,不容忽視。為了凝聚更多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團體及有心人,「低碳想創坊」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逾一千萬港元,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低碳創聚」計劃,集合不同機構和公眾的力量推動可持續發展,培育具志向的「創新小組」,期望更多綠色種子在港發芽。
象徵第二期計劃圓滿結束的「零碳創新提案戰 2018」,於4月7日在夢創成真舉行。由「賽馬會低碳創聚」孕育的四隊「創新小組」以及公開招募的三隊「公開組別」,向由跨界別組成的評審團舉薦自己的創新計劃,競逐「零碳創新提案戰」各個獎項。提案戰開始前,低碳想創坊聯合創辦人及顧問莊陳有先生致歡迎辭。他有感香港年輕人較少參與關於氣候變化的國際討論,表示低碳想創坊成立的宗旨,就是推動大家以創意和行動為紓緩氣候變化作出貢獻。他勉勵參加隊伍,無論今次是否獲奬,都要繼續以行動為減碳努力。低碳想創坊顧問麥永開先生則向大家介紹「賽馬會低碳創聚」創意培育計劃以及下一期的重點活動。
比賽結果是「最佳創新小組獎」及「最佳零碳創新奬」兩個大獎均由「 WeFill」奪得,獎金共達港幣七萬元; 「Home Carbon Buster」則獲得「最佳公開組別獎」,奪得港幣四萬元獎金。而經過現場人士即時投票,提供租借餐具服務的創新小組「有叉用」奪得「最受觀眾歡迎獎」,獲得港幣五千元獎金。各得獎組別會以奬金將意念轉化成行動,將其低碳夢想付諸實踐。
評審認為創新不一定天馬行空,著重計劃的可行性,因此以簡單方法組織群眾解決問題也是創意的一種。兩大獎項得主「WeFill」由幾位熱愛環保的年輕人創立,他們為香港租住人士提供貼心方便的低碳生活套裝,並在大學宿舍和共居空間「書匯」試行計劃。評審欣賞他們的計劃針對實際需要,鼓勵初次離家並開始自己購買清潔用品的大學宿生建立綠色生活習慣。「最佳公開組別奬」得主「Home Carbon Buster」為家庭提供智慧節能科技,協助普羅家庭享受慳電舒適的生活,評審欣賞他們能善用現有的節能科技推廣低碳生活。
是次活動共有七支隊伍競逐「公開組」及「創新小組」共四個獎項,其中「創新小組」的參賽隊伍於過去半年接受賽馬會低碳創聚的培訓。四隊參賽隊伍各有特色:「有叉用」提供餐具租用服務予使用即棄餐具的商場食肆,希望減少即棄餐具的消耗;「WeFill」為香港租住人士提供貼心方便的低碳生活套裝;「Plantogether」與學校共創優質種植服務,教育新一代環保回收再造;「玩。救地球」創作及售賣全新桌上遊戲,從而提升玩家的環保意識。「零碳創新提案戰2018」亦接受符合低碳創新競賽資格的隊伍加入「公開組」。入圍的三隊分別是:為家庭提供智慧節能科技的「Home Carbon Buster」;於郊遊徑與燒烤場裝置飲用水機,提倡自攜水樽的「絕膠、不留痕」;以及計劃將太陽能風扇引入日常生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iSTEM ZC Fan」。
是次比賽的專業評審包括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李穎詩女士、 匯業財經集團執行董事區麗莊女士、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策動永續發展坊副總監羅惠儀博士、Catalyst Builder執行合伴人及連續創業家鄭思行先生。是次活動還邀得多位在環保創業及社會創新方面饒有經驗的嘉賓發言分享,包括城泉行政總裁葉蓁蓁女士、CREATIVELYMADE Social Labs聯合創辦人譚宗穎博士、「走杯GO CUP」聯合創辦人梁懷敏先生,特別嘉賓的分享令參賽隊伍及與會人士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