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返回
「減膠再出蕉!——生物塑膠實驗室」工作坊
2017-12-19

香港單是每日製造的塑膠垃圾,就有2千多公噸。塑膠是石油副產品,製造過程產生大量溫室氣體,而且難以降解,塑膠垃圾加重堆填區負擔又污染海洋。為了尋找替代方案,我們於10月8日在自造者空間MakerBay舉辦「減膠再出蕉!——生物塑膠實驗室」工作坊,與大家一邊以講座形式探討生物塑膠的可能性,一邊動手做實驗。

塑膠是上世紀的發明品,美國人利奧· 貝克蘭德於1907年首次以化石燃料製作塑膠。到了70年代爆發石油危機,科學家開始意識到石油不可再生,並積極研究可再生資源。而美國海洋學家查理斯·摩爾於1997年證實了北太平洋環流中充滿塑膠,面積約為德州面積的兩倍,此段海域被稱為「太平洋垃圾帶」,令全球醒悟塑膠污染的嚴重程度。

在塑膠以外,其實大自然也有很多天然的可用資源。MakerBay除了是全港最大的自造者空間,備有不同器材如木工、3D打印和激光切割等創作工藝外,它更在今年7月新開設了天然物料資料庫。 資料庫上展示了多種實體天然物料,如絲瓜絡、椰子殼和培植菌絲,也有些生物塑料如澱粉製膠袋等,這些資料均可在網頁上查看。

針對取代石油塑膠的天然物料塑膠可以分為多類,其中以聚乳酸最為常見。聚乳酸通常從粟米或葡萄糖中抽取出澱粉,經轉質再聚合成聚乳酸原粒以代替一般塑膠。現時很多大公司如超級市場及連鎖公司,甚至樽裝水公司也有使用。而生物基塑膠則是混合生物塑膠與化石材料以加強耐熱性。

澱粉基可降解塑料是其中最簡單及較容易製作,我們在是次工作坊嘗試製作的「蕉皮生物塑膠」即屬此類。土耳其少女艾莉芙·畢爾金數年前以香蕉皮提取澱粉來製作生物塑膠,並贏得2013年大型科學比賽獎項。工作坊參加者跟著製作步驟,一起體驗製作蕉皮塑膠。他們先打碎蕉皮加水烹煮,然後加入其他材料混合再煮,收乾水份後便放入焗爐焗45分鐘。

生物塑膠的原材料雖然可以再生,但其發展仍有限制,包括需要特定環境降解,回收也較困難。此外,用不適當的生物原料製造生物塑膠也會導致惡化糧食危機。在討論環節中,參加者嘗試找尋解決方法,並設想蕉皮生物塑膠的用途。他們建議蕉皮生物塑膠可用作杯墊、花盆或玩具,而在回收生物塑膠時需要更多標記和設立特定回收點等。活動完結後,有參加者帶走自製的蕉皮塑膠,亦有留下部份放在MakerBay的天然物料資料庫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