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返回
多本土、少進口—南涌初春田園遊
2017-03-05

香港糧食供應有九成是進口,蔬果則大部份依賴內地輸入。但六十年代的香港,糧食自給量卻曾經高達60%。究竟本地農業為何式微?時至今天,本地農耕又面對些什麼困難?「低碳創新節」的壓軸活動是3月5日的 “南涌初春田園遊” ,我們邀請了《香港在地農業讀本》的編者鄒崇銘先生,與一眾參加者探訪南涌一個本地農場,了解活耕建養地協會 (下稱協會)的永續保育工作,也同時探討本地農耕的可能性及如何推廣 「本地種、本地食」。

活動由南涌農場導賞開始,協會代表 “蒲公英”女士介紹了協會的歷史。故事源於十多年前,當時他們在南涌成立名為「香港永續農業關注協會」的組織,設有活動基地,並在附近耕作。後來業主收地拆屋,他們被迫遷,所以便集資90多萬購買4,000多呎的農地,展開了一場’養地人’運動。

協會的工作主要分三大類:保育、耕作及社區聯繫。在保育方面,協會幾乎用了一半的支出租用河塘。過去他們在河塘種蓮花,出產的有機蓮子在灣仔土作坊寄賣,帶來收入。但可惜近年蘆葦繁殖過快,阻礙蓮花、蓮子生長,河塘不再帶來可觀收入。河塘原本可以發展為漁塘,但由於候鳥會在那裡逗留,為了不想影響生態,他們便將這片河塘留給候鳥。他們堅持租用一片經濟價值低的河塘,是因為一旦放棄,政府可能會收地建屋,最終破壞生態。

除河塘外,農場還擁有少量耕作農地,供種植蘿蔔、翠玉瓜、蕃茄、火龍果及薑之用。農產品中尤以本地薑最為馳名,協會認識的一位老村民,原為南涌學校的老師,視南涌為故鄉,經他介紹才發現南涌出產的薑品質高、味道好,曾經是香港售價最貴的本地薑。協會希望透過他們的工作承傳知識,延續南涌獨有的生態故事。協會又設立了禾稻耕作計劃,邀請有志務農的朋友參加,租地耕作並獲取部份收成。耕地旁亦設有堆肥場,他們會收集農夫的廚餘,加上枯葉來堆肥,亦會用友好機構提供的高糖份飲料,加速完成堆肥的過程。 

在社區聯繫工作方面,協會與一些理念相同的友好團體合作,以實踐性的農務工作來支援農夫,例如與周圍農地合作做本地加工產品,製作果醬、麵包、酵素、手工皂、醃漬品等,並會與他們一起在農墟合辦銷售會。協會也設有實習生計劃,現時共有6位實習生,對象大多為住在市區的年輕人,透過教導他們耕作技巧,希望他們實踐城鄉共融,支援本地農夫。

協會現時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會員繳費、活動費、捐款及農作物銷售。但受資源及人手所限,目前難以將工作範圍和產品銷售擴展至普羅大眾。協會希望透過教育工作,將關注生態的訊息傳播開去,願景是希望將來成立一個生態村。 

香港農業整體發展上有其限制,故此活耕建養地協會面對的困境並非獨立個案。嘉賓鄒崇銘先生便以宏觀角度分析此情況:香港可耕作的面積偏小,據官方統計,農地中有六分之五為閒置地,但政府建議設立的農業園卻只有活躍農地面積的十分之一,相等於四個維多利亞公園或一個海洋公園。

政府一方面表示支持本地農業,另一方面卻以發展為由咄咄逼「農」。從六十至七十年代,不少人由內地移居香港,部份農民聚居在菜園村及馬屎埔村等地。政府近年發展大型基建,這些非原居民的家園受到強拆、迫遷。有政黨卻在文件中建議政府在修復的堆填區發展 “綜合農業村”, 再分租予本地農戶耕種,鄒崇銘指這樣是“農地種樓,堆填區種菜”,非常荒謬。

農業自給率低,除了歸咎土地問題外,還有內地供港蔬果的激烈競爭。內地農作物受政府補貼,所以售價較便宜。當蔬菜統營處的平均批發價是每斤4至5元,高於10元一斤的本地菜實在難以競爭。鄒崇銘不否認有機菜品質認證的科學價值,但認為這些認證制度驗反映不了存在的社區和生態影響。例如香港經常進口寧夏的菜心或芥蘭,這些農產品來自乾旱地區,耕作需要靠外來水支援;而且寧夏與香港相距兩千多公里,運輸成本和所引致的碳排放並沒有包涵在認證數字之內。

要推動本地農業發展,鄒崇銘指需要透過改善配對流程、資訊流動及教育,以及加強農夫和消費者之間的聯繫。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是其中一個可行方法,目的是創造雙贏局面:為消費者尋找安全的食物、為農民提供穩定客源。目前香港有多個機構和社區開始萌生集體購買的行動,例如灣仔土作坊、中文大學、南涌、天水圍、「八鄉人食八鄉菜」計劃等。更有一些銷售中介平台如OrgaNet Mall提供配送服務,仿效台北的「菜市長」接頭人概念;而為了減低碳排放,不一定需要駕車運送,有時簡單如用手推車或到地鐵站直接交收。

鄒崇銘分享後,參加者分組討論支援本土農業的可行方案。他們建議可以善用網上平台及社交媒體宣傳,與需要購入有機菜的餐廳合作。他們又認為增加交通方便的銷售點很有效,重塑香港人對於農業的觀念也十分重要。他們建議多舉辦生態導賞遊,加強公眾的參與及體驗,亦提議在學校推行教育工作。活動結束後,參加者轉往附近農墟購買當地蔬菜、著名的南涌薑、還有手工肥皂等副產品。參加者人人滿載而歸,以實際行動體現對本地農業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