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返回
「創新星期五」第三次講座回顧:水耕栽培 ─ 室內植物工廠是香港糧食的可持續出路?
2015-09-04

過往一段時間,農業曾受港人忽視,但隨著近年食物安全掀起關注,我們才驚覺其生存空間幾近殆盡,加上香港食物逾九成從外地進口,自給率嚴重偏低。由是之故,水耕種植成為近年的大熱議題。9月4日晚的「創新星期五」邀得Farm66綠芝園創辦人Gordon譚嗣籇及本土研究社成員劉海龍,以不同層面探討水耕(特別是結合「魚菜共生」)是否可以成為擴大本地糧食生產的出路。

劉海龍以本土研究社於4月發表的《水耕透視──香港水耕產業初探》作基礎,分析高科技水耕在香港的發展歷程。原來香港自1960年代起即有水耕出現,八、九十年代政府亦曾進行大量研究,但直至2012年才興建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從批判角度看,水耕作為本土農業的一種,雖然縮短了「食物里程」,但因為室內照明耗能、使用化學營養液等因素,卻並不一定符合環保要求。劉海龍指出應以整全的觀點來評斷作為高科技農業之一的水耕種植,例如以更充份的數據分析整個生產過程。

Gordon則介紹其農業工廠的運作,說明其魚菜共生系統以及水耕技術的演進。由於他們採用LED燈作照明,其系統的碳排放比蔬菜統營處的日本水耕系統低約2.6倍;有關數字雖然仍比本地土耕為高,但已大幅拉近至由亞太區內進口蔬菜的水平。綠芝園選址工業大廈,有助應對香港缺乏土地資源的難題,Gordon說他的夢想是全港十八區,區區有一棟植物工廠大樓,區區均可提供本地生產的新鮮和安全蔬菜。

兩位講者的分享令參加者對水耕以及本土農業的現況有更全面的了解。低碳創聚的同事隨後亦向來賓介紹了香港糧食供應的情況,顯示香港現時未有設立任何確保本地糧食供應及儲備的機制,一旦外地入口供應鏈或來源地出現災害或食品安全問題時,香港的食物供應便可能受影響或中斷。到底香港應否再繼續依賴進口食物供應,抑或透過支持高科技農業及農地復耕等措施,增加本地供應,並收互相替補之效?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如果你有興趣參與討論及提出新穎的想法,歡迎加入「低碳創聚」成員行列,就香港的可持續發展議題發表意見,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