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耕耘,空中收成—「減碳耕作」抗氣候變化
保育
耕種

耕作方法有很多種,一般人認為,可持續農耕或有機耕作已經可以減少環境破壞,但面對日漸嚴重的氣候變化問題,是否真的足以應對?「減碳耕作」 (Carbon Farming) 正正針對這個問題而生,它並非以高技術進行耕作,而是單純以減低溫室氣體排放、儲存碳入泥土為目標的耕作方法。

減碳耕作」可以以不同或多種方法改變耕作活動,達至減碳、儲碳的目標,例如採用免耕或增加耕地覆蓋度等,而農民Romero於墨西哥的小農場便是「減碳耕作」的好例子。這個農場位於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該區熱帶潮濕的氣候擁有滿佈冠層、附生蕨類植物及多種底層植被的雲霧森林,生物多樣性很高。可惜該區幾乎70%至90%的雲霧森林正因伐林而逐漸消失,更使土壤變得不再肥沃,減低植物多樣性。

該地區很多農民都以牧牛或種咖啡豆維生,但這樣不但收入不多,牧牛更加劇土壤變得貧瘠。Romero曾經也以牧牛為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發現土壤肥沃不再、生態系統受損,二氧化碳更由土地中流失至大氣層中。Romero認識到他的耗種行為帶來的環境影響後,決定賣掉牛隻並進行一系列生態修復行動。他在60公頃大的耕地種下50,000棵當地樹木,並將40公頃的土地休耕,而另外22公頃的耕地除種樹外有限度重新放牧,實行混農林業,更可持續地發展。

同樣希望解決氣候問題的方案,還有近年具爭議性的理論「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它透過干預氣候系統,如設計人造樹儲碳,或在大氣層反射陽光以抵銷溫室氣體效應。今年年初哈佛大學亦進行實驗,在亞利桑那州的平流層噴灑水珠,形成薄冰膜來試驗太陽幅射管理計劃的概念。

相比之下,「減碳耕作」利用有限空間高集中度耕作、輪耕法、覆土作物或建立植物籬等方法來儲碳,儲碳比率雖較地球工程低,但更容易廣泛地套用,亦可以提供糧食及防止水土流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預計,如果全球農民都採用這種方法,每年可以為大氣層減少12億噸的二氧化碳,100年後使可令二氧化碳含量恢復至工業化前水平。 

資料來源: Vice News En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