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料變身兒童遊樂設施
回收
升級再造

香港的兒童遊樂設施常被垢病毫無特色、缺乏創意。 以往的鐵滑梯和攀爬架越來越罕有,變成安全卻悶蛋的塑膠組合。其實台灣也有此問題。去年,致力運用創意建立地方獨特文化的台灣都市酵母團隊,以及致力以廢物作為創作元素的西班牙藝術團隊Basurama,便共同提出了一項「Re-create Taipei 台北鄰里公園翻轉計畫」,帶領一群由學生和居民組成的義工隊,利用廢棄物料建設創意公園。

台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水塔,於是他們決定以閒置水塔作為主要建材。他們將舊水塔切割重組,加上其他廢棄遊樂設施,製成波波池、滑梯、隧道等,在一間托兒所旁建成「兒童志氣公園」;亦將舊燈柱焊接成大型鞦韆,將天橋底的閒置公共空間變身成遊樂場。塗上檸檬黃油漆的大型鞦韆,不說實在看不出是由燈柱改造的。

參與實驗計畫的北市誠安里里長李有福在接受採訪時讚賞:「該計畫讓我們花最少的錢,創造最多的藝術價值。」這兩項實驗計劃期三個月,完成後,實驗計畫用的油罐、球池等都有認養收購處理。這個計畫既可廢,亦能啟發創意,並讓人重新思考公共空間的本質,同時加強市民的社區參與。團隊期望將這份精神傳承下去,交由當地民眾或企業繼續活化空間。

Basurama團隊也有在其他地方建設遊樂場。他們善用當地資源,如在赤道幾內亞的馬拉博鎮,用的素材便是當地運貨的卡板和陳列貨物的膠箱。

其實世界各地都有以廢物改造成遊樂設施的例子,其他素材還有輪駄、油罐、貨櫃、浮標、風車車葉等。簡單的設計,已足夠讓小朋友玩個痛快。

資料來源︰
https://goo.gl/VIoc2B
https://goo.gl/Y0J40f
https://video.udn.com/news/540232

圖片來源︰
https://goo.gl/OE7D3h
http://basuram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