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返回
電器以租代買,實踐「循環經濟」
2016-02-03

當家裡的電器壞了,又過了保養期,這時總有人會說一句︰「買過部新嘅好過啦!」又或者,你一心想將電器送去維修,但因機款太舊,已找不到合用的零件,被逼買新機。有沒有想過,如果那電器是租回來的,情況會否不同?

一直有人提倡「循環經濟」,一件產品由設計、生產到銷售,都以「復原」和「再生」為出發點——使用可再生能源、避免使用不利循環的有毒化學物質,所有材料或零件最終都可循環再用,達到「零廢棄」目標。這和產品用壞或變舊後便丟棄的「線性消費」很不同。「循環經濟」有「生態循環」和「工業循環」兩個進路。

生態循環之產品由生物可分解的原料製成,最後回到生態循環提供養分;工業循環之產品材料則持續回到工業循環,將可再利用的材質同等級或升級回收,再製成新的產品,這就涉及「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C2C)這個「循環經濟」的重要理念。「過往的產品,往往擁有從『搖籃』走向『墳墓』(Cradle to Grave)的單一生命週期:資源汲取(take)、製造(make)、丟棄(waste),線性地從生產到消費,中間不斷消耗材料及能源。『搖籃到搖籃』的設計哲學,則是從『養分管理』的理念出發,在產品設計階段就預先構想產品最後的下場,並將產品的材料納入生態循環及工業循環等兩個封閉迴圈。」[註1]

現今世代,商品的生命周期愈縮愈短,新款式或新型號愈出愈快,商家都希望消費者持續消費,令他們獲利更多;顧客被牽著鼻子走,消費習慣逐漸改變。如果我們將維修電器的責任交回商家,他們便有動力製造更耐用、甚至是可輕易升級的電器。

以洗衣機為例,顧客租用一部慳水慳電的優質洗衣機,長遠來說比購買質素較差的平價洗衣機更省錢。根據致力推動「循環經濟」的The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的研究顯示,顧客連續租用一架優質洗衣機五年,會比買平價洗衣機慳約三成。生產商能節省邊際成本,利潤亦會提高。根據Richard Girling 2005出版的書Rubbish!,高達九成材料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變成廢物,八成商品在售出後半年內便被棄掉。翻新一件產品比製造全新產品節省很多材料和能源。這做法對商家、顧客和環境是三嬴。其中一間實踐「循環經濟」的公司是荷蘭品牌Bundles。他們出租洗衣機,但不收租金,只按顧客的使用量收月費,有點像我們幫襯寛頻網絡公司或租用影印機一樣。這只是實踐「循環經濟」的其中一個方法,希望將來會有更多公司加入,擴大到更多地區吧。

資料來源及延伸閱讀︰

[註1]「荷事生非」文章〈從搖籃到搖籃(C2C)-逐漸盛行荷蘭的永續理念與標章〉

「循環台灣」文章〈什麼是循環經濟〉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South Australia Inc., and article of "Who owns the washing machine?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an article of "In-depth- Washing Machines"  and "Bundles" (Case Study) 

The Guardian, an article of 10 things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circular economy

圖片來源︰https://www.bundles.nl/het-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