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返回
一歲童的步姿
2016-07-07

七月酷暑,卻是回顧的日子。去年七月初,COIL誕生,跌跌碰碰爬爬摸摸之際,成立至今竟已一年。社會創新計劃近年有如雨後春筍,政府主辦的有之,大學催導的青年創業計劃有之,結集民間力量共襄善舉的也遍地開花——COIL的贊助者「賽馬會慈善基金」就有「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社會創新中心」、「賽馬會社創科技及青年創業培育計劃」、So In So Good 等。這些計劃各有特色,例如GoodLab的多種空間及各式活動,成了關心社會的文青周末假日的好去處;SVHK培育出來幾個社創項目如光房鑽的等等,解決社會問題的點子讓人眼前一亮……而過去這一年,COIL這個孵化培育的計劃,像學行的一歲小童,蹣跚地走進這個社會創新的行列,嘗試找尋自已獨特的角色。

“應對氣候變化”是COIL的核心使命,卻向來不是香港人熱衷討論的焦點;但COIL獨特於其他先行者的地方,就是我們著重培育「低碳創新」的項目,聚焦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不論是投入於減碳項目,以緩減氣候變化的速度;或是號召大家著手為氣候災害作好準備,不論防風還是防水,都是COIL致力的方向。

也許在對氣候變化無感的香港,有人難以理解堅持「低碳創新」的執著——低碳已非易事,還要創新,真是自找難題啊!可是號稱亞洲國際都會的香港,實在應該放眼世界,看看各地如何向低碳經濟轉型。以歐洲為主的國家,近年投入大量財政與社會資源,發展低碳經濟活動,例如歐盟最大型公私合營計劃Climate-KIC,自2010年以來投資數以億計的歐元,發展課程,協助研究生將意念轉化為具體商業計劃,支援創業者與中小企發展低碳產品和服務等等; 又例如英國的低碳創新基金(Low Carbon Innovation Fund)自2010年成立,在英國東部投資了價值二千多萬英磅的項目,又配對了總值4,800萬英磅的私營企業的投資。這些例子說明,邁向低碳經濟,是社會整體的事。固然,我們需要具遠見的政府為政策開綠燈,但民間和商界亦須具備方向一致的理念,社會才能有足夠的知識與決心,向低碳經濟轉型。

在全球一片創新熱潮中,COIL在香港這個小小社會,扮演著一顆小種子的角色:過去一年,我們努力將低碳創新的意念和訊息,透過「創新星期五」、「零碳香港想創日」等活動,以及這份每月通訊、網上平台等,傳遞予香港人;並組織了數隊「創新小組」,讓不同的低碳理想得以萌芽、壯大,包括普及單車出行、保育樹木、推動城市農耕,以至藉著共居建立一套簡約環保的生活模式。在下周六舉行的「零碳創新提案戰」,「創新小組」的成員將闡述他們如何將意念轉化為行動,競逐獎金,實現低碳夢想。這不獨是「創新小組」交出成績的大日子,更是COIL發展的里程碑。我們誠邀大家光臨,見證本計劃成長的經歷,並給予我們鼓勵和提點,讓我們能以更穩健的步伐,邁進計劃的下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