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是聯合國世界難民日。國際社會及人權組織一直致力維護難民的基本權利,但大多數人只聽聞過政治難民,對氣候難民的了解卻不多;其實根據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推算,原來環境難民比政治難民為數更多。
氣候難民屬環境難民的一群,是最前線飽受氣候變化影響、社區脆弱度高而被迫遷徙的隱形受害者。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河流泛濫、土地乾旱等問題,當亁旱連年或低窪地區被淹浸,引致農地失收,農民便喪失生計。受影響地區出現大規模人口遷徙,繼而令別的地區出現資源爭奪,最後爆發衝突甚至戰爭。由2008年至2014年,全球每年至少有2,250萬人因氣候相關的災害而流離失所,而在2012年失去家園的氣候災民更高達3,170萬人,超出受政治等因素迫害的難民數目約三倍。根據預測,至2050年,環境難民的數目有機會飆升至15,000萬人。
雖然氣候變化是間接引致資源衝突及災民流離失所的原因,但聯合國難民署的氣候變化主任指氣候難民暫時未列入1951年簽訂的《難民地位公約》保護範圍內。換言之,他們只可申報由氣候變化引起的戰爭或迫害為理由要求保護,故此氣候難民比一般難民面對更多危機,有機會被遣返原地或被送到難民營。雖然大部份氣候難民傾向遷移到國內其他適合居住的地區,但由於最受影響的主要是農民及海岸邊的居民,他們的耕作及畜牧技能未必能夠應用於城市之內,令他們搬遷後難以維生。
例如孟加拉有一半人口居住在低於海平面5米以上的地區,近年日益嚴重的氣候問題如降雨量暴增及海平面上升,令該國氣候難民數字有增無減。研究指出在過去三十年,有近100萬人因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河流侵蝕問題失去家園,位於孟加拉灣下游三角洲地區的蘇達班更是首當其衝。大批氣候難民湧進位於印度東部的西孟加拉,在該地區造成土地及經濟壓力,激發當地居民與移民的衝突。
氣候難民數目持續增長,幸而亦有不少創新方案出爐,為短期人道救援和長期氣候變化高危地區闖出生路。聯合國難民署的義工轉廢再生的小巧思,便為難民雪中送炭。今年年初,難民經海路登陸歐洲後遺留大量棄置的救生衣,義工便將之回收,再造成可供難民使用的床墊,既可減少廢物,亦可為救生衣注入新價值,助難民渡過嚴冬。另外,英國樂施會去年與大學合作研發出「尿液廁所」,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將尿液內微生物的生化能量轉化成電能,為廁所提供照明功能,既可改善難民營內的衛生服務,也令身處惡劣環境的難民晚上如廁更安全。
而難民營的設計亦逐漸採用可再生能源。在約旦北面阿茲拉克的難民營受宜家家居「為難民帶來光明」行動的資助,將會建設太陽能發電站,為27,000名敘利亞難民供應電力。計劃每年可提供價值140萬美元的電力,解決現時小型太陽能燈因冬季日照減少而供電不足的問題。計劃還將訓練20位難民參與發電站的運作,賦予他們新技能及工作機會。
為解決氣候變化帶來的長期威脅,不少創新者也出謀獻策。意大利創業家便研發了一個多功能的太陽能裝置樣板Watly,透過太陽能板生產及儲存供電能源,以及將河水及海水淨化為飲用水,還提供無線網絡。這個裝置如果能成功以低價大規模生產,將會為發展中國家的乾旱問題帶來新出路。西班牙一間公司則設計了一個「水上智能浮動農場」,希望藉此應付急速城市化、土地不足及氣候變化的挑戰。這個設計意念是將一個由太陽能供電的直立式農場,浮在大型水面(包括海上),預計每年可生產8,152噸的蔬菜及1,703噸的魚產。浮動農場的頂層可收集雨水及作太陽能供電之用,亦有可能進行小型風力及海浪發電,第二及第三層則可用作水產養殖及水培農耕。設計者指這個意念可以套用於多個沿岸城市,例如經常洪水成災的孟加拉,鄰國印度的孟買也在建議之列。
去年年底簽訂的《巴黎協議》中的「損失和損害」中提到要 “為避免、盡量減少和處理與氣候變化不利影響有關的流離失所問題的綜合辦法擬訂建議”,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氣候難民的字眼,但也令這個問題響起警號。由多個國際組織如聯合國難民署組成的諮詢小組,早在巴黎峰會前準備了一份文件,詳細闡述氣候變化下的人口遷移情況,並對巴黎峰會提出相應的建議,可見國際社會已經開始積極關注氣候難民問題。反觀我們居住的香港,可以獨善其身嗎?試想在本世紀末,若全球平均氣溫真的上升2℃,香港將有三成土地被海水淹沒,生活於低窪地區的大澳區民,會否成為香港首批氣候難民?